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共4篇)
1.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 篇一
摘要:近年来,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究其原因,除了缺乏政府配套的介入政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关系的运行机制未能合理调整等因素之外,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合作能力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自觉树立市场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建设,以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合作能力;建设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按照经济建设第一线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养人才。校企合作下的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不难发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大多数仍是松散的、短期的、低层次的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家认为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利益驱动不大。因此,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则明显偏少。
二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虽然我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都积极引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但相关配套政策仍没有到位。国家至今未出台对企业实行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
三是作为校企合作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自身的产学研结合能力存在严重的缺陷。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学校的技术与人才资源,学校只有发挥服务功能,才能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大多由过去的中专改制而成,师资水平不高,科研能力较弱,对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多数专业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距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四是合作层次较低。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
影响我国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的因素固然有企业、政府方面的,但作为合作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自身合作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作出探索性思考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自觉树立市场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强化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关键在于以市场需求为主,突出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校企合作是平等的合作,因而学校必然要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要从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及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高职院校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体系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准确定位,才能不断提高为企业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为此,高职教育必须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专业设置要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贴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专业定位的失误会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实训机会,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聘用。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要找准专业定位,专业教研室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如相关专业在行业中的需求程度、专业人才的供需状况等,从而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设置相关课程,谋求专业发展的空间。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过程控制、教学考核、质量评价及教学建设诸方面,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及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
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思路,创新和丰富办学形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的,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学实力,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结合点,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有利于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尝试。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规格、规模、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行业和企业,开展缜密的调查研究,把握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规律,以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实际为依据,因行业制宜,因企业制宜,推行和实施“订单培养”、“合作办学”、“合作办专业”、“合作办班”、“提供单项或特殊技能项目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采用切实可行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为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培养,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不同需求。加强学生责任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和能力对合作办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实习生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缺乏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不对,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心想当主管、坐办公室,眼高手低,动不动就擅自离职,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教育,应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高职院校在送学生实习前,应当开设实习指导课,介绍企业的文化、规章,在企业做人、做事的正确规范,以及待遇、保险、食宿、交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将学生的实习成绩和鉴定纳入学籍管理。
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方面服务的教师与科研人员队伍纵观国内知名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高校中有不少教师为企业解决了许多重大的技术攻关问题,为企业创造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与企业形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目前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缺乏很强的科研能力,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全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和完善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通过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全面协调和指导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通过构建办学质量监督机制,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总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环境下,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妥善处理各种关系,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争取通过利益纽带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工学结合的长久、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忠恩.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评析[J].职教论坛,2009,(4):52-54.[2]叶伟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51-52.[3]邹林斌.政府、行业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关系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7(21):18-20.[4]熊荣生.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5):37-38.[5]丁金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层面的思考及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16-20.[6]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23-25.
2.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联盟,模式
我国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成为各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产学研联盟的界定和特征
产学研联盟是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 基于各自在资源、能力及知识等方面的优势, 为了紧抓市场机遇, 实现共同愿景, 达到多赢的目的, 从而建立起一种正式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
产学研联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产学研联盟是互助合作型。联盟成员由于是合作非合并关系, 因此需签订的合约或协议来规定各方权责。当任务或项目完成时便可解除合约, 联盟解散。因此联盟各方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在联盟中只是相互合作关系。
2.产学研联盟是目标共赢型。虽然参加联盟的各成员的战略意图不完全相同, 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加入该联盟的共同目标。联盟成员各司其责, 合作分工, 最终共享成果和经济利益。
3.产学研联盟是优势互补型。由于参加联盟各方在资源、能力及知识等方面各具优势, 因此在联盟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因而是一种典型的优势互补性联盟。
二、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
本文着重从产学研联盟形式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 共建研究机构
共建研究机构包含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两种类型。
1. 共建重点实验室。
共建重点实验室是以具有学科优势及实力高职院校或科研院所为主, 企业以提供资金、设备或以项目委托的形式参与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研究内容偏向于基础研究。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实验室将最终也能为企业提供实际应用性知识以及技术成果。共建重点实验室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持续的经费支持, 不断优化科研内容, 提升科研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才。同时, 企业由于获得前沿技术和知识的支持, 可以科学地、正确地制定技术发展战略,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速度。
2. 共建技术开发中心。
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 (集团) , 为达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目标, 可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来实现。该中心以企业为主导, 由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及研究人员;而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据企业的科研目标, 提供相应的技术、知识和人员支持。选择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模式的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它们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选择性的与高职院校及科研院所组建联盟, 利用他们的科技优势, 辅助企业完成科研开发, 从而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 基于项目的产学研联盟
以项目为基础, 产学研联盟有委托开发及合作开发两种形式。
1. 基于项目委托开发形成的产学研联盟。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可以委托与其具有一致研究方向且兼具实力的高职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项目研究与开发。通常企业会预先支付一定委托费用来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而言, 对于一些面临良好市场机遇, 但囿于自身研发能力的限制, 无法独立完成新产品开发或项目研究时, 就可以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该方式有利于企业及时把握市场的变动, 获得经济效益;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或科研院所的部分收益可以通过股权或销售额提成的形式获得, 因此可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分享利益, 甚至进而有后续的合作。
2. 基于项目合作开发形成的产学研联盟。
该联盟是由企业与高职院校及科研院所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共同进行研究开发。研发所需的资金、设备和研究人员由联盟双方共同提供, 因此其最后获得收益多少也是根据各方在合作中投入资源的多少和做出的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的。
采用该联盟形式的企业本身就具备一定研发能力, 企业内部配备有较为完善的研发机构和一定数量和能力的研发人员。通过与高职院校及科研院所对的合作, 不仅可以分散科研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还可以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合作, 联盟各方都能互相学习, 积累经验, 共同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三) 共建经营实体
1. 基于技术入股形成的经营实体。
该联盟是由高职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已有的成熟技术入股相关企业, 而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开拓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将这些成熟技术进行商业化, 实现其商业价值。通过这种形式的联盟, 可使联盟各方充分发挥其优势, 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 也有利于发挥企业在市场交换中的职能, 最终获得经济利益, 达到了共赢的目标。
2. 基于企业整体打包入股形成的经营实体。
现在, 许多高职院校拥有的附属企业虽然存在技术、研发的优势, 但可能面临资金短缺、市场反映能力差等问题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为了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转让, 通过整体打包入股与企业结成联盟, 有利于促进各方共同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 鉴于产学研联盟模式是一种突破和优化产学研合作一般模式的新形式, 是一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武器, 所以现在不仅引起国家的重视, 也越来越多的在其他范围内使用。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学研联盟模式。虽然通过产学研联盟可以使联盟各方提高了研发创新能力, 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但同时也承担着较高的风险, 一旦失败联盟各方都会遭受严重损失, 因此联盟各方不仅要谨慎选择合作方式, 也应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共同促进联盟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穆瑞杰, 朱春奎.河南创新系统建设的战略构想[J].经济经纬, 2004.
[2]翟帆.“校办工厂”迈向社会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猛[J].中国教育报, 2001.
[3]乔西铭, 谢臣英, 卢智勇等.试论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南: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 篇三
关键词:校企合作 地方高职院校 实践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始终是当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推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都中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作出了专门规定。明确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作为未来10年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校企合作的难易程度、合作方式、合作机构的职能以及运行机制等都有别于其他类型高职院校。因此简单照搬其他地域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加以应用,经常会“水土不服”。另一方面,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以员工培训、学生企业实习、实习基地提供等为主。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因此,作为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与本地域、本行业企业的合作,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作用,如何将地方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相配套,如何正确评价校企合作各影响因素,更好的建立起高效、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行业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改善院校教师队伍与学生实习实训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这类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关于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调研
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要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学生家长等各方因素,相对其他类型院校,应更多考虑政府因素。政府在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发挥纽带和凝聚作用,努力形成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指政府采取激励手段,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预期,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各方利益,制定和完善激励制度,促使各方相互参与,合作共赢。保障机制是指政府为有效合作保驾护航,充分发挥政府保障作用,规避合作风险,防止因合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为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针对影响校企合作各方的因素进行进行分析,从2012 年6 月份开始至今,笔者对湖南省9所国家示范或骨干高职院校和184 家企业, 设计并发放专项问卷500份,现场走访了多家高职院校、行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广泛调研,影响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落后的理念(84.9%),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和利益不对等(82.3%),地方政府政策引导不给力导致校企合作双方管理机制的死板(73.8%),另外还有合作平台欠缺导致信息交流不畅(64.5%)。
影响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畅的主要因素有:院校主管部门的决策和影响力(90.1%)院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意识(82.3%),院校的执行力(79.4%),师资队伍水平(71.5%),人才培养质量等(67.8%)。
影响企业与地方高职院校合作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的生产效益得不到保、学校的时间安排不符合企业的需求(93.6%),实习生职业素养差、责任感弱、能力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缺乏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具体支持(87.5%),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缺乏政府及社会认可、行业指导缺失(75.7%),缺乏相关机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的协调、服务、公证和监督(69.8%)等。
三、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校企双方更新观念, 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形成可以借鉴的校企合作机制。多样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 目前,湖南省以高职院校牵头成立职教集团共有29个,并有多个行业发展联盟和產学研发展联盟,校企双方应该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和类型的多样化。利用职教集团理事会、联盟年会等多种形式,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实验新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是探索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贯穿专业设置、专业开设、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就业等多个环节,专业设置和专业标准制定有企业专家参与,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等。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会同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给企业提供高规格实验室等。
三是地方高职院校直接服务本地行业企业的根本属性决定应以市场机制为本,校企合作是一种校企战略联盟,是一种联合投资、合作生产、相互交换、共同交付成果的经济活动,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地方高职院校和本地行业企业处于上下游的供求关系,具有明显的商品属性。其提供的“产品”能否“畅销”,取决于企业的需求和“产品”的契合度。
四是当地政府应制定政策使校企合作得到一定的计划调控,政府组织部门特别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具有负责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本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本行业运行态势,负责本行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覃,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人力资源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组织相关人才培训等职责。这些职能赋予了政府部门调控所属院校与本地行业企业合作的计划手段。
五是加强学生、学生家长的参与。校企合作最终原材料和产品都是学生主体,因此校企合作应充分考虑学生意愿,政府在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时,也应考虑学生家长的因素,如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择业观念、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学习态度等。
六是加强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保障,校企合作应当由政府相关处室、学校领导、系院部领导、专业负责人以及企业领导共同组成“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由合作企业、学生、学校和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形成规范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EB/OL].http://www.gov.cn.2010 -07/ 29.
[2]季诚钧,樊丰富.改变合作培养人才中的“校热企冷”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6-57.
4.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 篇四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企业提出具体的用人标准, 学院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 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两种形式。
1.“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进校后校企双方签署人才培养协议进行订单组班, 并按照企业用人规格及岗位要求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如下: (1) 培养目标明确, 培养方案整体性好。通过对订单企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要求的分析, 可以确定出明确的培养目标, 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专业课程。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针对性强, 通过三年的培养, 学生达到正式员工的要求即可直接上岗, 真正做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 企业全程参与,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保障。由于订单组班在新生入学后就进行, 企业和学生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尤其在实践环节和师资方面。有了企业的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加有效。 (3) 培养周期长, 企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订单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岗位结构的变化甚至是高层的人事变动都可能对校企的订单培养带来不确定性。即便是企业有相对稳定的发展, 在合作订单培养几年以后, 也会出现人才需求量饱和现象。三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变数太大, 这也就是很多企业不愿做全程订单培养的原因。 (4) 学生职业定向过早, 难免有盲目性。虽然订单组班是在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下进行的, 但是刚入学校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深,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模糊的。单凭企业一次两次的宣讲, 学生很难做出客观的选择, 存在盲目性。一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岗位或者择业的意向发生了改变, 会对教学管理带来困扰。
2.“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订单模式在学期分配上属于“2+1”形式, 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 第四学期末由订单企业来学校宣讲并组班, 随后一年以企业为主对学生完成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如下: (1) 双向选择意向明确。企业在第四学期结束时来学校挑选学生组建订单班, 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企业可以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挑选出适合岗位的学生。在学生方面, 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 对所学专业的内容和面向的岗位群、岗位的工作性质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能较好地做出职业规划。 (2) 专业课程通用性强。“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前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岗位群而设置, 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三年才和企业的实际岗位相结合注重岗位个性化的学习。专业课程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二次择业和可持续发展。 (3) 企业或存在短期行为。第四学期末是“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分工界面。学校开设的通用专业课程与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企业在第三学年针对岗位对学生做进一步的培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企业出于经济利益通常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后让其匆忙上岗, 以解决用人之需, 企业的这种短期行为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管理不完善。“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第三年, 学生主要在企业学习和实习。学校虽然派遣了辅导员或者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联系指导工作, 但是实际上的管理效果并不佳。学生岗位流动、带教师傅变动是常有的事。学校一般只能通过企业人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无法正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基本处于放羊状态。
二、构建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前后尝试了“半程订单式”和“全程订单式”培养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订单式”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针对性强、岗位匹配度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1. 校企联盟。
在早期或者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中, 学校往往与一家企业合作 (当然这家企业的规模和人才需求量是相对大的) , 并冠以某某企业订单班。我们在每年的专业调研中发现, 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亚于大公司, 小企业更希望能够招到岗位匹配度高的员工, 但是苦于企业规模小, 与学校订单培养合作心有余力不足。学校联合多家企业 (包括小企业) 组建校企联盟, 可以扩大订单培养惠及面, 有效补充订单培养人数。我们的“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是由系部发起, 通信行业企业自愿参加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学校通过与联盟成员之间开展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双证教学、政策咨询等共享性活动,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优化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增强师资力量, 拓宽就业方向。
2.“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校企联盟”为平台, 学校与联盟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第三学年根据岗位需求组建订单班, 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 (1) “全程”:合作培养贯穿三年。招生阶段———根据通信行业发展情况, 校企共同商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企业配合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入学阶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聘请企业人员介绍行业发展、企业文化和职业岗位的内涵, 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人”意识, 形成“准员工”概念。学习阶段———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兼职教师, 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认知实习、暑假见习、随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并全程参与评价。毕业阶段———企业根据其自身招聘计划, 与校方协商确定录用人数、录用合格学生。 (2) “合作”: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校企深度合作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企业———提出职业岗位 (群) 需要的职业能力;分解每项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专项能力;描述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工具、时间和质量标准要求;提供专业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完成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校———将企业人士分解出的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学习单元;按照能力形成的逻辑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对学习单元进行整合, 形成学习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组织教学实施。 (3) “订单”:依托企业灵活组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作机制保障下, 企业根据自身年度发展状况制定人才需求数量, 在第三学年根据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要求选拔订单学生。可以一家企业单独组班, 也可以是岗位性质相同的几家企业共同组班。
3.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 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 将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 构建“共性职业能力培养+个性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共性职业能力课程对应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群) 共同需要的职业能力, 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个性岗位职业能力课程根据订单班性质不同而不同。在第三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求选择个性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同时, 实训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企业岗位认知实习、暑期岗位见习、岗位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从初识到深入, 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 逐步推进。
三、“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优势
“校企联盟”联合了更多的企业, 提供了更多的企业资源, 如充足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 足够数量的实训场所, 更多的学生企业实践机会和丰富的企业工程资源。校企联盟有明确的工作章程, 在订单培养招生就业、教学/实习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经费管理、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制定一系列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 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通过到联盟企业进行各类实习、联盟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等方式, 与企业充分进行互动, 加强了对行业、企业和专业的不断了解, 正确认识自身专业特长, 进而确立自身职业规划, 避免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频繁更换岗位的问题。可以看到, 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发扬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 规避了两者的缺陷, 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优化创新。
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对比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结合实践提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并对其培养模式特点、培养过程、优势等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高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盟
参考文献
[1]李继宏.高职“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 2014, 9 (9) .
【高职院校与地方合作联盟论文】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发展与创业素质培养论文08-22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督导探讨论文07-10
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08-16
高职院校外教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08-30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08-29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麦当劳化现象分析论文06-21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09-06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08-25
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建设08-20